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122500000079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3-12-2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落实情况 |
桑堌乡2022年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县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2年重点工作。乡政府对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逐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完成时限和工作措施。现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2年重点工作落实如下:
一、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方面,农业农村提质增效,持续深化农业供给改革。
一要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产业支持政策,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及食品安全标准,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建设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把农业供给侧的效益增长点由增加数量转为提高质量。
二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推进农业生产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尤其要将“互联网+农业”应用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及农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提升农业生产的精细度和价值含量。
三要结合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放松土地供给管制,降低用地成本,以用地结构优化引导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四要深化涉农产权和要素市场改革,引导土地、资金、科技、劳动力等市场化配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业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聚力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方面
(一)招商引资
全力以赴“抓”招商,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确保财政存量。引进的河南华茂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设备基础、厂区道路、成品车停车场硬化工作已完成,车间内部改造已完成90%,车间外立面改造已完成,行吊设备已安装、检测设备已进场待安装,涂装生产线已安装完毕。焊接生产线已安装完毕,总装流水线安装完毕。办公楼及宿舍楼内外装修已基本完成。商丘欧治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已签约,厂房选址完成,第一批设备已经进场。
(二)发展回归经济
各管区书记与“回归经济”项目负责人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重大问题提交班子会研究解决,定期组织召开“回归经济”项目负责人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解决“回归经济”发展难题。近年来,桑堌乡发展迅速,特别是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有大李庄、杨庄、郭阁、酒店庄等一批国家及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同时,桑堌乡20000亩高标准粮田建设被誉为省级典范,加上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吸引了更多人才返乡创业,为桑堌乡电商和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地理和人为环境2022年上半年电商交易额达到1.5亿元。安置就业人员8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118人,工人月平均工资4000余元。电商园为促进全乡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22年上半年带动全乡在外人员返乡创办企业20余家,返乡创业人员156人。上半年快递上行件达到1200万件,平均每天近6万件,旺季时可达15万件。
三、聚力乡村振兴,稳住农业农村基本盘展新作为方面
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为导向,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严格落实扶持粮食政策举措,确保全乡粮食总生产稳定在1.3亿斤以上;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引导鼓励土地流转扩大规模,保质保量完成高标准良田建设项目,流转土地2万余亩,建成万亩方桥涵6座,新修农田网格道路48公里;盛庄、大司庄、杨半楼等村蔬菜种植基地扩大至8000亩,郭各、郭套楼、司古同等村西瓜大棚基地发展到4000亩,许楼、郭套楼、桑西、小代楼、韩庄、代各等村种植红高粱1.2万亩;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积极配合沱河、段沟国储林项目,建成林业廊道1500亩;大力支持规模养殖,牛集、郭套楼等村新建养鸭大棚2000亩。
促进共同富裕,坚决落实“四个不摘”。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要巩固和拓展好原有的产业扶贫项目,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和产业投入,提高产业项目占比,用于产业项目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占比在不低于50%的基础上逐年提高。要加强对扶贫车间的监管力度,规范和完善扶贫车间管理体系及管理措施,继续实行市县信息化监测联动机制,杜绝停产、开工不达产、帮扶比率不达标等现象的发生。要落实好小额扶贫贷款政策,提高脱贫群众对贷款政策的知晓度,对有贷款意愿、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应贷尽贷。
完善雨露计划培训项目,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做到应培尽培、愿培尽培,让更多脱贫人口实现一技在身、一 证在手。落实好脱贫人口省外务工交通补助。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强化创业引领,激发全社会创业创造活力,实现稳定扩大就业。加强村级光伏电站运营管理,遵循“谁开发、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逐步调整优化公益岗位政策,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对公益岗位人员购买意外保险。落实好脱贫人口省外务工交通补助,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强化创业引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实现稳定扩大就业。
四、聚力民生改善,在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上展现新作为
(一)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1、农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上调
农村老人的基础养老金之前已经有过调整,预计明年根据最低生活标准再次上调15元左右。
2、农村老人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调整
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进行调整,调整为12个,养老保险实行多缴多得的原则,养老保险档次从100元到2000元不等,总而言之就是农民缴纳的越多,60周岁后领到的养老金就越多,农民朋友可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决定缴纳金额,乡政府鼓励农民缴纳越多越好。
(二)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医保资金监管
今年新农合收缴之前,乡政府已做出研究部署,加大全民参保力度,确保全乡居民不漏一户一人。乡纪委成立督查组,强化医保资金监管,对药品、医用耗材价格进行监测和成本调查;对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行为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对以违反医药价格管理政策等为手段,骗取医保基金支出行为进行处罚;对参加药品采购投标的投标人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儿关爱保护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乡民政所履行兜底监护责任。对于因无人监护、遭受监护人严重侵害等情形而需被紧急带离的儿童,短期内无法找到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代为照料的,申请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职责。对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无其他监护人的儿童,以及人民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儿童,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教育、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配合民政部门共同做好临时监护和长期监护。
(四)落实农村低保收入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即时结算服务,守住不发生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底线
农村低收入人口,即特困、低保、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乡乡村振兴办公室针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明确四个统一标准:统一参保缴费资助标准,统一基本医保待遇标准,统一大病保险待遇标准,统一医疗救助标准。为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提出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配合联动,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主动发现、动态监测和及时帮扶等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工作机制。对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核准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医保,确保不少一人,不漏一户。
建立高额医疗费用监测预警机制。医保部门要实时筛查参保患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信息,定期推送给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主动发现因病返贫致贫人员。规范依申请救助机制。对稳定脱贫等重点人群因发生高额医疗费用导致家庭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经本人申请,民政、医保等部门要及时纳入救助保障范围,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完善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机制。严格执行低收入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制度,严控低收入人口就医政策范围外医疗费用占比,全面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票制结算”。
(五)发展无线数字广播,完成“村村通平安大喇叭”建设
进入数字化时代,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工作中,网络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村村通平安大喇叭”正是连接网络,替代了以前陈旧的喇叭模式,呈现出更快捷、便捷的宣传模式,真正意义上催生出“数字乡村”“智慧乡村”。大喇叭的安装,搭建起理论政策宣传、政务信息发布、灾害应急预警、新冠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气象信息播放等宣传平台,有效发挥了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桑堌乡“村村通平安大喇叭”工程投资10余万元,覆盖全乡33个行政村,构建起以乡为中心、村为基础、覆盖全乡每个角落的公共广播服务体系。
桑堌乡党委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完成各项重点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